踢腳  

說起來,自由式要會游並不難,掙扎逃難式的游法每人都會,但要游的優雅和自在,動作又美就不是這麼容易。事實上絕大部分在游泳池看到的自由式游的都不好,充其量只能說像自由式,卻不見的就是標準的姿勢。雖說姿勢百百種,游的快的就是好姿勢,但是看起來從容不迫的技巧會讓大家很羨慕,基本功的投入就變的非常重要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所謂自由式的基本功大致上分成1.踢水2.划手3.換氣等三種,至於出發和轉身不在本文探討之列。教練們在教學次序上大都採取踢水先做,熟練水感和踢水效率後才予以教划手和換氣。但成年人在學習教練大都由蛙式先教起,主要原因就是蛙式換氣比較容易,且踢水上不會這麼辛苦,學習起來比較快速。但自由式是游泳姿勢最重要的技巧,自由式做不好,其他姿勢學起來就始終有瓶頸。而踢水又是自由式的第一門入門技巧,其重要性不言可喻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踢水要踢的好,主要在於大腿肌肉的帶動,大部分學員在初學會遇上以下問題1.腿部肌肉繃緊無法放鬆,使得踢水後原地踏步。2.膝蓋太彎,造成踢水沒有效率,水阻又高,前進速度受影響。3.身體沒有放鬆,使得入水太深,造成心理恐慌等原因。由於第一和第三原因類似我們先從第二項先談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在踢水的連續動作中,小腿肌肉在高速前進下,無法負擔如此大強度動作,故常會看到學園小腿抽筋大部分始因於此,除了下水前的熱身要做足外,水下大腿需要先行帶動,像一條鞭子般,上下擺動,除了可以減低小腿肌肉負擔外,也可因為膝蓋不需要這麼大的彎曲而淺少水阻,提升前進速度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至於肌肉緊繃部份,不管是腿部肌肉或者全身肌肉都一樣,水是不斷的流動當中,所以任何東西在水下只要緊張拉緊,絕對會往下沉。所以適度的放鬆肌肉,讓前進時,身體可以在水面高位置,大腿和小腿的連結互動上就會比較好漢有效率,對於初學者而言,都需要長期的去感受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在知道踢水的要領之後,接下來的只有靠長期的練習,任何人(尤其是成年人)在踢水過程哩,由於需要忍受大腿和小腿因身體乳酸堆積引起的痠痛外,適應水感過程裡挫敗感也會讓人想跳過這一段,但依照經驗,這段跳過並不是不會游泳,再往後進階,都會遇上相同的問題就是腿踢水跟手划水並不配合,原因就在於一划水就會忘了踢腿,所以踢水基本功並不能跳過,至少也要有小成後才能進步到下一階段,希望大家都能夠撐過去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wimc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