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VZRmSLUrQooHnkqEFWmLQ  

由於天氣已經涼了,水溫持續下降,近來學習游泳的同好也少,就剩下我跟另ㄧ位小朋友。說小朋友也真是,因為他才10歲,我還是托福才能跟他一起練,否則沒兔子追,怎麼可能後面會跑的盡力。不過坦白說,每次哨子一吹,同時出發的兩人,在15公尺後高下立判,就是會輸大約半個身子,原本以為是自己柔軟度不好,但是昨天猛然發現,原來是踢水效率不如人,才會在同樣的出發中,雖擁有身材的優勢,卻沒有辦法搶得先機。

學游泳的人大都知道,初期的浮板踢水是最辛苦的。一踢下去,大腿四頭肌和大腿後面的二頭肌,和小腿肌的痠痛,的確很難想像。能前進還好,很多人是踢到抽筋,身體還不前進的可大有人在。所以在前段浮板踢水練習時,即便很多初學者愁眉苦臉希望少練習點,但是除非只是短期希望學會的學員,或者只是游健康的泳者。若是想學進階的泳者,這些都是必要的過程,少也少不了。

當然踢水到了後段,主要重點在於當出發後,雙腿不會停滯,持續的踢水帶動身體前進與上揚,此時加上手開始划水,自然划水距離更長,也更能持久。看者旁邊的小朋友持續前進,一咬牙!!!衝啊!!!老爹拼了!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wimcoo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